|
一、误操作类 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等; 二、破坏类 病毒分区表破坏、病毒FAT、BOOT区破坏、病毒引起的部 分DATA区破坏; 三、软件破坏类 Format、 Fdisk、 IBM-DM、PartitionMagic、 Ghost等(注!冲零或低级格式化后的硬盘将无法修复数据); 四、硬件故障类 0磁道损坏、硬盘逻辑锁、操作时断电、硬盘芯片烧毁、软盘/光盘/硬盘无法读盘;磁盘阵列崩溃,数据库损坏
五、加密解密 Zip、 Rar、 Office文档、windows2000/XP系统密码。
六、数据修复时间: 软件故障数据恢复 1~5小时 硬件故障数据恢复 1天~2天 硬盘开盘数据恢复 1天~3天 服务器数据恢复2小时~3天 RAID0数据恢复 2小时~3天 RAID5数据恢复 2小时~3天 磁盘阵列柜数据恢复 2小时~3天
|
|
|
|
|
|
|
|
走出容灾误区 | 出处:网络 加入时间:2006-07-07 | 【编者按】
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何保证重要业务数据的安全已经成为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首要问题。
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何保证重要业务数据的安全已经成为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首要问题。数据存储安全系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其技术也在迅速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中下企业建立数据容灾系统降低了技术的门槛。但是乱花渐入迷人眼,企业究竟如何配备自己的备份容灾系统呢?在我们与企业接触中,发现很多人对备份、存储和容灾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天堂和地狱永远只有一墙之隔。当企业因为信息化带来快捷的服务决策和方便管理时,也必须面对着数据丢失的危险。数据的丢失会中断企业正常的商务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电信、金融等特殊行业来说,数据的安全尤其重要,其数据不仅是企业发展的资源,而且也是为用户服务的关键依据。
造成企业IT系统中断运行,主要有自然灾难和慢性灾难两种形式。自然灾难包括:飓风、龙卷风、地震、洪水、火灾等。慢性灾难是指人们在平时可能意识不到的灾难,它潜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过程中,是对IT架构及其相关组件操作、运行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灾难,它包括计算机/网络犯罪、计算机病毒、掉电、网络/通信失败、硬件/软件错误和人为操作错误。
但是目前,人们在建立容灾系统往往会认为:同城容灾足以,而且感觉备份可有可无,对灾难恢复演习更是掉以轻心。
备份是基石
在日常工作中,人为操作错误、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缺陷、硬件损毁、电脑病毒、黑客攻击、突然断电、意外宕机、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中数据的丢失,给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数据的丢失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灭顶之灾。因此,数据备份与恢复对企业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数据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系统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传统的数据备份主要是采用数据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进行冷备份。早在1990年,VERITAS就开始采用这种方式为用户提供数据解决方案。其实一般来说,各种操作系统所都附带了备份程序。但是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和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附带的备份程序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想对数据进行可靠的备份,必须选择专门的备份软、硬件,并制定相应的备份及恢复方案。
目前比较常见的备份方式有:1.定期磁带备份数据。2.远程磁带库、光盘库备份。即将数据传送到远程备份中心制作完整的备份磁带或光盘。3.远程关键数据+磁带备份。采用磁带备份数据,生产机实时向备份机发送关键数据。4.远程数据库备份。就是在与主数据库所在生产机相分离的备份机上建立主数据库的一个拷贝。5.网络数据镜像。这种方式是对生产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和所需跟踪的重要目标文件的更新进行监控与跟踪,并将更新日志实时通过网络传送到备份系统,备份系统则根据日志对磁盘进行更新。6.远程镜像磁盘。通过高速光纤通道线路和磁盘控制技术将镜像磁盘延伸到远离生产机的地方,镜像磁盘数据与主磁盘数据完全一致,更新方式为同步或异步。
备份是数据高可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其目的是为了系统数据崩溃时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那么就必须保证备份数据和源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消除系统使用者的后顾之忧。其关键是在于保障系统的高可用性,即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发生后,能够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没有了数据,一切的恢复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备份是一切灾难恢复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灾难恢复系统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备份基础上的。
容灾不可少
但是光有备份是仅仅不够的。容灾必不可少。容灾,对于IT而言,就是提供一个能防止各种灾难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当政府、企业、商家的核心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人为破坏等不可抗拒的灾难和意外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Disaster Recovery Jounal的调查表明,在受到灾难袭击的5个公司中,将有2个公司无法在灾难后重新开始工作。而那些即使是重新开张的公司中,也将有至少1个将在两年后关门。灾难恢复的成功与否决定着灾难袭击后公司的生存与否。不但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从广义上讲,任何提高系统可用性的努力,都可称之为容灾。但是现在人们谈及容灾往往只是针对慢性容灾而言。在系统设计中,企业一般会考虑做数据备份和采用主机集群的结构,因为它们能解决本地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这是针对慢性容灾的本地解决方案,如果当某台主机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其他的主机可以替代该主机,继续进行正常的工作。目前人们所注意到的容灾,大部分也都只是停留在本地容灾的层面上。对企业来讲,光有本地容灾是远远不够的。其关键业务应用,必须要防范地震、战争等自然灾难。因此应该采用异地容灾的保护措施。
因此一套完整的容灾方案应该包括本地容灾和异地容灾两套系统。另外,容灾系统必须要考虑到系统恢复的问题。现在不少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采取了系统定期检测与维护、双机热备、磁盘镜像或容错、备份磁带异地存放、关键部件冗余等多种灾难预防措施。这些措施一般能够进行数据备份,并且在系统发生故障后能够进行系统恢复。但是这种一般的措施只能处理计算机单点故障,对区域性、毁灭性灾难则束手无策,也不具备灾难恢复能力。
因此,仅有这些措施还不够,其关键业务必须实施远程容灾保护。远程容灾系统具备应付各种灾难特别是区域性与毁灭性灾难的能力,具备较为完善的数据保护与灾难恢复功能,保证灾难降临时数据的完整性及业务的连续性,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将损失降到最小。其系统一般由生产系统、可接替运行的后备系统、数据备份系统、备用通信线路等部分组成。在正常生产和数据备份状态下,生产系统向备份系统传送需备份的数据。灾难发生后,当系统处于灾难恢复状态时,备份系统将接替生产系统继续运行。此时重要营业终端用户将从生产主机切换到备份中心主机,继续对外营业。
容灾系统的核心技术是数据复制。复制,顾名思义就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拷贝到另外一个不同的物理点上。目前主要有同步数据复制和异步数据复制两种。同步数据复制,指通过将本地生产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每一本地IO交易均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方予以释放。异步数据复制则是指将本地生产数据以后台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每一本地IO交易均正常释放,无需等待远程复制的完成。
数据复制对数据系统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以及系统的应变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决定着容灾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那么企业究竟搭建什么样的容灾系统呢?这就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状况来定了。同样是容灾系统,如果是防火灾,则容灾中心距离数据中心只需要几百米就可以了。如果要是水灾,则要求它们之间的距离在数公里以上。如果要是预防地震的话,则需要保持几百公里的距离。此外,不同的地域需求也有不同,例如在北京,就可以不用考虑水灾的问题,而在有的地区,地震就不用考虑。
恢复演习是保障
无论怎样的容灾防案,其最终目的都是在于灾难发生后能够在企业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快速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那么企业建立的系统在灾后能不能快速恢复呢?这就需要企业系统在正常运行时能够进行灾难恢复演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容灾系统确实可行。而现在一般企业认为建立了高可用的容灾系统就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系统能否在灾难后及时恢复,恢复演习必不可少。
灾难恢复演习不能已停机为代价,更不能够演习之后系统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生产量的降低和客户形象的损失。制定灾难恢复计划从预算和时间方面来考虑。企业可以请设备供应商协助制定。VERITAS为客户提供的容灾解决方案可以轻易自动实施备份中心和主机中心的切换,即使如此,可以应该定时进行恢复演习,看备份中心究竟能否恢复系统。
二要明确问题。建立实际的灾难恢复计划时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企业情况千差万别。所以企业一定要分析清楚:什么是最大的风险?企业系统对那些灾难最为敏感?系统停机时对每个部门的影响是个什么样子?同时企业要进人员分工。当发生灾难时,谁将负责数据恢复?谁负责监控设备?谁负责与设备供应商联系?这些都必须在演习中明且分工,并且按照计划执行。
三定时不定时进行演习。仅仅制定出一个计划是不够的。不论计划多么严密,必须对其进行测试——不是一次,而是经常测试。在现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容灾系统必须更得上环境的变化。恢复演习也应如此。企业是否开办了新的业务?是否有新的部门加入到了系统之中?系统恢复小组成员是否变化?这些都是企业在演习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那么企业怎样确定恢复演习的频率呢?什么时间进行恢复演习,怎样进行恢复演习?这就需要企业对自己的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了解自己的需求,以此来制定灾难恢复演义计划。 | 返回列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