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误操作类 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等; 二、破坏类 病毒分区表破坏、病毒FAT、BOOT区破坏、病毒引起的部 分DATA区破坏; 三、软件破坏类 Format、 Fdisk、 IBM-DM、PartitionMagic、 Ghost等(注!冲零或低级格式化后的硬盘将无法修复数据); 四、硬件故障类 0磁道损坏、硬盘逻辑锁、操作时断电、硬盘芯片烧毁、软盘/光盘/硬盘无法读盘;磁盘阵列崩溃,数据库损坏
五、加密解密 Zip、 Rar、 Office文档、windows2000/XP系统密码。
六、数据修复时间: 软件故障数据恢复 1~5小时 硬件故障数据恢复 1天~2天 硬盘开盘数据恢复 1天~3天 服务器数据恢复2小时~3天 RAID0数据恢复 2小时~3天 RAID5数据恢复 2小时~3天 磁盘阵列柜数据恢复 2小时~3天
|
|
|
|
|
|
|
|
中流砥柱 -- 探析中端SAN磁盘技术与市场现状 | 出处:网络世界 加入时间:2005-10-30 | 等待长大的过程是漫长的。
对中端SAN来说,也是如此。不过,现在情形不一样了,经过几年的等待后,中端SAN在普及度、功能性和复杂性方面都在迅速增长。作为中端SAN的核心,中端磁盘也在快速成长?D不论在功能、性能上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
今天,中端磁盘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SAN领域的中流砥柱。
当更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意义时,存储市场的重心逐渐向中端偏移,中端存储市场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IDC在第二季度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售价超过 30 万美元的高端存储系统的销售收入萎缩了9%,而售价在5万~30万美元之间的中端系统的销售收入增长了27% 。
“整个存储市场正在向中端市场倾斜,因为中端产品集成了以前只有在高端产品中才有的功能,并采用了有利于日后扩充系统的模块化设计”,IDC分析师巴特说。
除了技术上的进步外,实际上中端SAN在普及度、功能性和降低复杂性方面的迅速增长,也是中端磁盘系统能够大行其道的一个基础原因。在推进中端SAN前进的主要原因中,磁盘驱动器、光纤信道(FC)HBA和交换机的价格迅速走低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的一个因素,而原先只在高端系统拥有的数据管理特性如数据迁移、复制、快照、实时复制和虚拟化等逐渐在中端系统得以体现,也是令中端SAN得到用户关注的重要因素,类似的技术进步还体现在早先出现在高端系统中的新技术也逐渐在中端系统得到体现,包括混用高性能和低成本磁盘的FC/SATA系统以及虚拟化光纤信道端口等。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重要因素,是法规遵从的需求以及电子邮件的快速增长,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海量增加的数据,迫使企业不得不更为重视磁盘数据存储,从而带动了中端SAN在中小型企业的普及。
同样是在IDC的这份报告中,分析师巴特还提出了这样的一种观点:中端存储正在成为驱动整个外部磁盘市场增长的主要角色,“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惊鄂地发现,功能越来越强大、性能越来越高的中端磁盘将会挤掉一部分高端磁盘的传统市场”,巴特说。
基础篇:
纷说“中端”
价格向来是调研机构划分低、中、高端的一个基本要素。对于磁盘系统来说,也不例外。
在调查报告中,IDC以及其他的数据调研机构对于中端磁盘的定义基于价格,基本上都在统计中把5万~30万美元之间的磁盘系统归入中端系统中。但是在今天,磁盘价格一路走低,对于用户来说,仅仅靠价格来定义某个磁盘产品是否是中端系统显然还不充分,在我们的采访中,各个厂商也对“到底如何定义中端系统”进行了各自的阐述。
总的来说,大家都认可这样的观点:价格是一个基本面,而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和性能则是定义中端磁盘系统的最重要依据,与几年前相比一个较大的变化是,以前容量是一个很重要的划分指标,而现在随着中端磁盘的扩展能力日益强大,其支持的磁盘容量几乎可以接近高端磁盘,所以容量基本上不再是一个考虑的重要因素。例如,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中端磁盘产品容量都可以最大支持到六、七十个TB,与高端磁盘的容量相比应该说没有质的差别了。
关于功能和性能的定义,可以说一线厂商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EMC公司大中华区技术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任志辉表示,从技术角度来讲,随着原先只在高端磁盘具备的智能化功能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中端磁盘系统,现在的中端在功能上与以前的标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他认为现在的中端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首先就是并发处理能力,其次是备份和恢复功能,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整个磁盘系统是否具备本地/运程的数据复制功能已经成为衡量中端系统的一个标准。
他还认为,是否支持广泛的连接性,也是中端磁盘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特性,如支持各种不同的盘阵标准等;另外模块化的设计也是目前各个厂商推的中端存储产品的重要设计特性,“模块化设计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发展增加存储系统,这对于预算相对更经济的中端用户来说,非常重要”,任志辉说。
应该说,任志辉对于中端存储在技术上的一个定义,基本上代表了一线厂商的观点,HP公司存储产品部产品经理张建军和IBM公司存储产品部大中华区产品经理庞文峥都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们几乎都提到了管理概念的重要性,并且都表示,不论是功能上的概念还是性能上的定义,这些都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和应用规模来看的,中端存储的基本面就是针对中端用户以及高端用户中的中端应用。
IBM对中端存储的衡量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标准,“就是是否能与主机平台连接”,庞文峥说。他所说的主机,自然是指诸如IBM的z系列这样的大型主机。这是其他厂商都没有提到的一点。
不过,对于二线厂商来说,可能对于中端存储的定义要相对笼统一些,例如NetApp主要通过模块性和价格定义中端存储,其针对的主要用户群是“那些具有大型企业的性能和功能上的需求,但是只有小型企业的预算限制的中型企业。”
浪潮认为,作为中端存储服务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以构建网络化存储,即可以构建SAN;二是具备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在数据管理和信息挖掘方面的需求。浪潮存储产品经理张忠民强调说,对于中端存储来说,一些区别于入门级存储的东西才是更应该关注的东西,如数据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
联想存储营销处经理潘晓东表示,作为与联想服务器高度协同的一个产品线,联想对于中端存储的定义,就是“中端用户的中等规模应用”。
技术篇:
拒绝“中庸”
在基本一致了对中端磁盘系统的定义后,这篇报道的“正题”才能出马?D那就是,中端磁盘在技术上,目前具备哪些特点?与一二年前相比,技术上的进步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在经历这种技术演变后,用户在采购的时候需要优先考虑哪些因素等。总而言之,就是希望与厂商、用户一起来探讨目前中端SAN磁盘的技术现状以及未来的技术走向。
“中端产品集成了以前只有在高端产品中才有的功能”,IDC分析师的这句话可以作为整个中端SAN磁盘在近两年以来所有技术进步的一个注脚。
零停机时间的数据备份功能,应该是中端磁盘在近年来得益于高端磁盘系统的最大的功能之一,几乎所有的厂商在采访中都提到了这一点。以前的数据备份基本上都要在深夜等没有业务发生的时间,把作业系统停下来进行备份,但是在移植了高端磁盘系统的flashcopy技术后,中端磁盘可以通过镜像的方式,快速复制数据卷,在几秒钟的时间内便可以快速对数据进行时间点虚拟复制并能立即实用,并可以通过不间断第恢复磁盘中的源卷或将产生的数据迁移到磁带中来确保业务的连续行。与以前的拷贝方式相比,flashcopy方式就像是在给一个数据卷照相。
目前,某些中高端磁盘系统的flashcopy功能不仅能够实现一对一的数据复制,还能够实现一对多的数据复制。例如,某个数据集可能要同时供领导察看,还要给分析挖掘部门进行深度数据挖掘,作为决策依据,那么管理员就可以通过管理界面来设置复制数据块的个数,“这个功能对很多用户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实际上三年以前我们的很多用户就提出过类似的需求,但那时候在中端磁盘上基本不能实现,而现在就可以购买到这样的技术了”,庞文峥说。
异地容灾则是目前的中端磁盘系统区别于以前的中端系统的另一个功能。就在一年前,异地容灾只能通过高端磁盘系统来实现,但是仅仅一年后,诸如PPRC(对等远程拷贝)这样高级的远程复制功能在某些厂商的中端磁盘产品中也具备了,这使得中端磁盘用户也可以在保证一致性的卷组功能的技术支持下,进行同城异地容灾备份。
应该说,中端磁盘系统能够具备诸如容灾这样的“高等功能”,离不开虚拟化技术。今年新推出的中端磁盘系统因为具备了虚拟化功能,所以能够更经济地实现容灾需求,一个很明显的技术进步是,在很多传统的SAN磁盘阵列中,数据复制操作限于在存储内部进行或在同类磁盘之间进行。但在虚拟化的SAN中,数据复制功能允许用户跨越不同供应商的多个存储子系统使用一组单一的高级拷贝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异构环境的容灾。
管理功能上的进步,是中端磁盘能够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以前的企业存储环境中,中端磁盘基本上是单机独立连接在服务器上,所以管理起来非常麻烦,配置、装机等都要重复进行,并且基本上不通磁盘中的数据几乎不能整合和交流。实际上,那时候的管理工具能够实现的功能也非常弱,也就是做配置等基本功能。而现在,由于中端磁盘从容量以及数据吞吐量上来说,可以满足SAN架构的需求,所以基本上是以存储区域网的形式存在。针对这种应用环境的变化,中端磁盘携带的管理工具不仅可以看到磁盘的利用率,并且允许管理员进行容量规划等高级管理操作。
另外,针对用户中大量存在的异构存储平台,新一代的管理工具还能够实现异构平台的统一管理、低中高端不同存储介质的统一管理,还能够实现不同平台间的文件共享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
中端磁盘系统的技术进步还包括:
● 模块化架构 - 高可靠性和扩展性的架构设计,帮助客户随需应变地添加磁盘驱动器容量以实现升级扩容,简化IT基础架构。
● 预测性故障分析 - 无需人工干涉,自动采取提前预防措施,保证数据信息安全。
● 快速配置向导 - 基于Web的图形用户界面,帮助客户在短时间内轻松完成存储系统配置,且无需掌握太多存储专业技能。
基本上主流厂商的主流中端磁盘系统,都具备以上功能。
作为从NAS成功进军SAN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NetApp的中端磁盘产品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能够与NAS产品平滑连接。在一些技术细节方面,NetApp也有其自己的特色,例如今年在其新推出的磁盘产品中增加了能够提供更好利用率和更简单配置的功能,另外还推出了允许用户复制数据的时候不需要增加一倍容量的flashcopy功能。“这些技术最初都是针对高端存储解决方案设计的,但是对中型企业存储系统更有适用性”,NetApp的相关人士说。
在中端磁盘技术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走向,就是以联想和浪潮为代表的国内存储企业的崛起。这两个企业不约而同地走了OEM技术的道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后,不仅在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针对应用技术的解决方案方面取得了进步,并且对产品、技术以及市场的认识也日益趋于成熟,例如在谈到中端磁盘产品的技术进步时,浪潮存储产品经理张忠民说:“纵观过去一年来中端存储市场的发展,其产品处于一个功能逐步完善的阶段。很多技术在一年前都是刚刚提出概念,或是仅在高端或者中高端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在中端存储产品上也取得了更多、更广泛的应用,如数据快照功能,在一年前,虽然在高端存储产品上应用,但在中端存储产品上应用仍较为有限,现在已经成为中端存储产品的必备;而磁盘和逻辑卷的动态扩展技术在目前的中端存储产品上也日臻成熟。”
而联想存储营销处经理潘晓东也表示,虽然联想在存储底层技术上没有太多创新,但是在与应用密切结合的技术及平台创新方面,对于中端磁盘技术的跟进和关注非常密切,联想已经把4G、虚拟存储和基于IP的中端磁盘技术定为明年的研发重点。
前进篇:
“中高”之差
采访中,浪潮的产品经理张忠民说,今年的中端磁盘由于在架构设计上没有大的突破,因而功能和性能上也没有出现突破性的提升。虽然我们不完全认可这种观点,但是应该承认,虽然中端磁盘系统已经移植了很多高端磁盘的技术和功能,但中端磁盘与高端依然差别很大。
这一方面与中高端是个相对的概念有关,另一方面,中端移植的高端技术只是某一方面。例如在容灾方面,高端磁盘中诸如异步PPRC(对等远程拷贝)等技术,在中端磁盘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移植,所以中端磁盘目前仍然主要用于同城的异地容灾,而在跨城区的容灾方面,由于技术上不能保证,基本上没有用户接受。
另外,由于底层的硬件设计架构、软件设计架构完全不同,所以在可靠性方面中端磁盘系统仍无法与高端媲美。
编看编想
马车和火车
1999年,光纤通道技术刚刚产品化的时候,一个来自最终用户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光纤技术比SCSI先进吗?为什么光纤通道的最大带宽是100MB/s,而SCSI的最大带宽是160MB/s呢?”几年之后,这个疑问依然广泛存在,只是两种技术的带宽都分别翻了一倍,变成了200MB/s之比于320MB/s。还是SCSI的速度快!
据说当年的存储工程师们回答整个疑问的“标准答案”是一个关于火车和马车的故事,大致是说光纤技术就好似火车,而SCSI技术是马车,虽然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没有马车跑得快,但后来的发展证明,火车这一技术是绝对领先于马车的。
是这样吗?是的,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得到了证实 - 光纤技术已经发展到400MB/s的带宽,并正在规划着下一代800MB/s或1GB/s的标准,而传统并行SCSI似乎不可能再超越320MB/s的极限了,替代传统并行SCSI的SAS技术也只有300MB/s,第二代SAS虽然预计可以达到600MB/s之多,但那时的光纤通道技术应该也已经是800MB/s或1GB/s了。
火车终于超过了马车。然而,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他并不需要火车,他需要的是价格经济、同时速度又能满足他需求的马车。
对于中端磁盘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这里除了马车和火车的速度外,还要看马车和火车的操作难度。“中端用户的中端应用规模”,是厂商们对中端磁盘用户群的定义,应该说这个用户群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存储应用经验不成熟,他们需要的是易于维护、易于管理的产品,如何提供功能越来越强大却不增加操作、管理复杂性的产品,是对厂商的一个挑战。EMC公司大中华区技术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任志辉在提醒用户关注中端磁盘技术发展趋势的时候,就强调了这一点,他觉得易用性是中端磁盘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用户一定要关注这方面的技术走向。
相关链接一
专家视点
■ 任志辉
EMC公司大中华区技术解决方案部总经理
存储与应用的结合,即与应用平台的集成,将是厂商投入研发去深入拓展的一个方向。例如EMC已经推出了专门针对Windows Exchange的存储解决方案。另外,EMC还推出了针对Oracle数据库的信息保护和高可用性解决方案,使Oracle管理员可以实用已有的备份和恢复过程的同时,通过磁盘存取数据。应该说,存储更紧密地与应用平台的集成,将成为存储未来的方向,值得用户关注。
另外,由于磁盘产品的使用周期很长,所以用户应该关注数据复制和迁移技术,以便原先购买的磁盘产品的数据能够比较方便、低成本地复制移植到新购买的磁盘中,这对于用户的应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易用性对于中端存储用户来说也很重要,所以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应该给予关注。
■ 张建军
HP公司存储产品部产品经理
中端磁盘近两年最大的功能改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在容灾方面,以前绝大部分的异地容灾解决方案基本上都是通过高端磁盘来实现的,但是现在中端磁盘也具备了类似的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同城的异地容灾,甚至也可以实现跨地区的容灾。
其次,现在的中端磁盘系统具备了零停机时间备份功能,即可以实现在业务系统不停机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备份,这个功能以前也只有高端系统才能实现。
另外,在配置和管理上,以往的存储非常专业,只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才,才能够使用和管理中高端磁盘系统,这对于中型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而现在,越来越的智能化功能从高端磁盘系统移植到中端系统,并且有越来越多界面良好的自动化配置和管理工具捆绑在中端系统中,那么中型用户使用和管理中端磁盘的复杂度就会降低很多,这是中端磁盘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 庞文峥
IBM存储事业部大中华区产品经理
用户选型的时候,一定要看自己的应用环境和需求,例如峰值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之后需要满足的程度等,然后依照峰值的不同满足度去购买。
相关链接二
透过产品看技术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中端磁盘产品非常多,比较典型的包括EMC公司的CLARiiON CX300-s/500-s/CX700-s系列,IBM公司的DS4000系列,HP公司的EVA4000/6000/8000系列,NetApp的FAS3000系列,浪潮的AS300/500/700系列以及联想的9520V等。
中端磁盘系统的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厂商在近期推出的产品来体会。这里,我们以EMC、IBM和HP为代表,通过他们在近期的一些新产品来看看中端磁盘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进步。
EMC的CLARiiON产品线
8月底,EMC推出了基于UltraPoint 软硬件技术的全新 CLARiiON CX300-s、CX500-s 和 CX700-s 系列磁盘产品。通过在操作环境中运用新的点对点磁盘阵列架构及最新的磁盘侦错、隔离及诊断效能,UltraPoint 技术可协助中端用户更有效地扩充存储环境。
新的磁盘系统中的SnapView和MirrorView/S复制技术,可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并可以在系统错误时同时进行回复的动作。另外,新的数据迁移技术SAN Copy/E可在 CLARiiON AX100/CX300 阵列和更大的CX系列存储系统中进行数据移植,并提供统一的管理界面。
IBM的DS4800
8月4日,IBM在北京发布中档存储产品DS4800,是业界第一个利用 4GB/秒的光纤通道接口技术的中档磁盘产品,支持最多67TB的数据。这一产品还提供了数据故障切换软件以及多种可用性和完整性的功能,而所有这些都通过一个图形用户界面来进行管理。此外,DS4800还为AIX环境和IBM DB2通用数据库提供最近发布的集成数据库备份支持。DS4800还包括可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发出报警的“回拨(call home)”功能。
另外,DS4800还支持IBM新的虚拟存储技术SVC,使得SAN卷控制器最多可支持256个主机访问的SVC管理的存储。
HP的EVA6000
HP StorageWorks EVA6000企业虚拟磁盘阵列最高支持33.6 TB的存储容量,并可支持光纤通道和FATA驱动器的任意组合,其中的Command View EVA提供简单的存储配置方法,而Continuous Access可以提供集成管理和远程复制功能,Secure Path能够消除由于与主机失去连接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 返回列表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