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中国软件与服务研究部高级分析师杨挺说:“很多政府、金融、电信等行业的企业关键业务系统已经高度信息化,并且应用数据和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集中,因此保持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和信息的安全性已成为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IT服务发展受政策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国家相关部门对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关信息安全保障的措施及规范,对国家重要行业的灾备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持。政策以及规范化进程的推进无疑对容灾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911恐怖袭击以及东南亚海啸,以及不久前发生在中国的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这些灾难性事件仍然历历在目,人们意识到突发性的安全威胁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已经完成容灾系统建设的企业不禁庆幸自己的先知先觉与危难意识,而更多的受灾企业则在系统、信息、业务方面损失惨重,这些已经给中国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使他们认识到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必要。
目前在中国容灾市场的应用呈现出较强的行业特性,其中金融行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此类客户是目前容灾市场最大的收入贡献者,占市场容量的近42.1%,随着金融行业对于风险控制的进一步加强和深化,这一格局还将延续。另外,随着《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等标准的颁布,电信、政府、交通、能源等行业的容灾需求潜力不可小觑。
虽然不容乐观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到了一些产业的发展前景,但有效的业务连续性及灾难恢复系统往往关系到企业核心业务能否连续运行,甚至关系到企业的正常经营,需求相对比较刚性。就好像军队对于国家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保证国家的安全,正所谓是:“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IDC预测,未来几年内容灾市场仍会保持增长态势,2008至2013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0.7%。
与传统的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不同,容灾解决方案中服务超过软件产品占据更大的比重,其关键在于容灾与业务的结合更为紧密,融入了更多的管理理念。对于企业的容灾需求,形成DRP(灾难恢复规划)和BCP(业务连续性规划)咨询规划,以及容灾中心高效的运维,定期的容灾演练,完善灾难恢复的规范和管理流程,这些都与业务连续性及灾难恢复系统的实际效用息息相关。
业务连续性及灾难恢复系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一般有自建和外包的模式,外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容灾系统建设需要的资金及技术资源的先期投入,对于中小型企业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相对来说,大型的企业通常较倾向于自建(或与外部服务商合作建设)容灾系统。“因此企业在业务连续性及容灾系统建设过程中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优先选择关键业务系统及数据进行灾备建设,同时对不同优先级别的应用系统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容灾建设模式。整体IT信息产业包括容灾都在向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在企业政策允许以及风险可控的范围内,选择性的容灾外包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降低初期成本的模式。”杨挺补充道。
编者注:
根据IDC的研究定义,业务连续性及容灾解决方案包括数据管理、存储管理、系统管理、存储复制等软件产品,以及与容灾相联系的咨询、系统集成、管理服务。